硕传之53-千年绝响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17-01-17 22:16 阅读:
  
  

53千年绝响

 

             在教育王高阳的这个问题上,刘姐也是看李硕老师在书画所涉及的范畴上,就好像是没有李硕所不会的一样,李硕在书画范畴内什么都学,也一样什么都能作得较好,那么教育王高阳也就是在音乐范畴里的什么都让她学,所以高阳在学琵琶时二胡也照旧学,后来什么笛子、箫、黑管、阮、古筝、葫芦丝、埙、巴乌等民乐,甚至说只要是高阳看到了就给高阳买,高阳也就学,有些乐器高阳不用跟老师学,自己摆弄几遍就会了,有些则是跟老师学一下入门就可以了,当然练这些个乐器时也一直在坚持着舞蹈的基本功练习。

           高阳这样的学法,在一般人的眼里,都认为是胡闹,有些老师也劝刘姐让高阳只跟他学一样,才能学精。刘姐犹豫时就与李硕说,李硕是喜欢什么都学的,李硕认为有些人可以什么都学,有些人则只适合一生做一件事,不过古今之大师绝不是会一技就成其为大师的,就是以一技冠绝天下的,他的别的功夫也一定是很高的,不然他的整体学识是不会很高的。

 

          李硕是这样想的,他也是这样做下来的,并且希望有这种潜质的人也能这样做。实际上说世上有这种潜质的人很多,但太多人是没有毅力,不能持久,也终将是有大好的潜质而心甘情愿地作庸人,当初他亲戚家孩子到李硕身边来时,李硕也是希望那孩子即学英语,也学日语,再学法语俄语等等,做一个语言学上的高人,而这孩子却回敬李硕说,你当都像你一样啊。所以这个孩子在李硕身边七年多,就是在美国神父那里学了一种英语,李硕也就没再紧迫地去逼她学那些,有些人逼也没用,不是用心去作,作了也是表象的。

 

         高阳也是有这种潜质的人,而又是能用心去做的人,并且在音乐上的秉赋也高,领悟的也快,就是多学多少样也是可以的。

          一些人都会认为多学会分散精力,只学一样好些,那些劝刘姐的老师也是如是说,李硕告诉刘姐,你可以问那些持这种言论的老师,问他,他现在的水平在全国是不是第一,或者说在省里是不是第一,或者说在咱们吉林市第一也行,咱就跟他学一样了,他们只就这一样连名次都排不上,怎么就说是他们做一样的水平就高了,业务就精了呢?

 

           做学术研究就是这样的,在一个学术领域内,如果没有一个广博的扎根基础,以后就凭知道的那一点知识,又怎么能登上那种通玄的进入化境的程度,或说是学术的顶峰呢。如果学了知识,最后也不过是跟他们现在一样,我们当下就不跟他学了,这样的庸才,这样庸庸的想法,那不如去作普通的一个人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毕生学一技,为的是养家糊口,并且都认为学一技都很难,再去学第二项,还得从头来,太难了吧,甚至有些人让他们多学一样知识,他们都认可去死了。其实他们没有过这种体验,学同范畴内的第二项没有这样难,因为有很多是你已经掌握了,所谓有底子吧。待你学第三样时,你会觉得很轻松就做到了,这样依次地学下去,到你已掌握了多项技能时,再学同范畴内的其它项,可能是你看一眼就会了,这就是你已经进入了一种学习的自由状态了。最关鉴一点就是这种体验是没有几个人体验过,有些人有这种体验又不善于言说而不能宣之于人,更有些人保守,还很害怕别人也这样,他就不算什么了。

 

                     在这一点上,李硕无疑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他肯于把这种体验表述出来,并劝慰好多有这种潜质的人也这样做,只可惜,真言当对肯修炼的人说才是有用的。李硕把这种体验对刘姐说了,刘姐的深信,就表现在培养高阳的音乐全方位上了。

 

                    人一旦学了好多的技能后,有时就是对于跨界的领域,也会以他参研本体学术的体会加以贯通的。每次李硕看高阳的学习进度时,也能讲出对高阳有用的见议,也许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吧。在高阳的琵琶舞中,李硕告诉高阳在姿态上的变化,站姿、跪姿、蹲姿、半卧姿,仰姿、俯姿等在走、转、起、伏、伸展、回旋的动作中怎么演变,动作重复时的间隔时值的变化,加之李硕又从敦煌飞天的各种姿态中所感悟的美,也尽心地说于高阳。李硕不是搞舞蹈的,他只是把在绘画中所体会的美的因素,教于了高阳。按李硕时常描述高阳的艺术经历时所说,高阳是从专业老师那里学的音乐与舞蹈基础,加深她的专业也是也是那些专业的老师们做的,李硕只是从美学角度作了点点拨指导的事,最多说也就是这个舞蹈是李硕的最原始创意而已。

 

              高阳作器乐演奏时,李硕是不看高阳表演的,说白了,李硕不会弹奏任何乐器,指法、体位甚至是乐曲的音准,还有一些个说法什么的李硕都是不知道的,他只是闭着眼睛听。如听她演奏二胡、小提琴的音色是不是纯正,有没有那些没必要的杂音,然后才是音韵的流畅婉转。如听她弹古筝、琵琶李硕则听她音韵的流转,是不是很娴熟,李硕虽不是对每个曲子都熟,但他听的是一种美,他从美学的角度去判断这个曲子对与不对,按李硕鼓励高阳的话说,如果是很美,或者说比原曲还美,就是与原曲不一样也是对的,同时还鼓励高阳勇于去改编曲子,或是尝试着自己去做曲子。李硕也欣赏着高阳的好多地方,如她吹笛子所用的花舌,唱歌中所用的花腔部分等。

              李硕在欣赏与点拨王高阳所会的技艺中,让李硕觉得最累的实际上该是属唱歌了。李硕听歌很吃力的,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欣赏,他听的是每一个音的转换,每一个字的咬得准与不准,一首歌整体上高音与低音的协调,高音中变化是不是圆润,有没有个别不协调的音;低音又是不是也通澈或浑圆。李硕从高阳这里听歌品歌多了以后,就对歌曲有了种很不接受的烦感,因为李硕现在听谁的歌、哪段歌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就进入了去品味去分析的状态,有时两三首歌就搞得李硕很累,可以说李硕听谁的歌就等于是为谁在付出一样。为高阳付出是应该的,而听别的歌就是没必要的付出了,甚至是李硕到哪个理发铺子剃头,一听人家放着音乐,李硕就要换去另一家了。

 

            做大师,看目前诸范畴中的每一个角度都是有人作的,做开创者不一定能做得到,似乎是,没有你要创什么的可能与必要了。如果有的话,须要发现,那是很偶然的事。即使是你发现了,有没有能力去创造,就又是一回事了。那么,做一个集大成的大师还是有可能的,但时间要很晚才能成,在于坚持,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才行。

              李硕的这一大套理论,刘姐当时还是听的,这是一个治学的模式,道理很简单,只是做与不做的问题,如果是做下去,就又会出一个千年一现的大师了。王高阳后来会二十多种乐器,能唱歌能舞蹈,目前的音乐界,这样的奇才,可能还是仅此一位的。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您的评论通过管理员审核后会显示在最新评论中)
呢称: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