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传之28-容纳诸法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17-01-17 22:58 阅读:
  
 
 
 
 
 


28容纳诸法

 

            早在李硕第一次买书,其中一本是介绍岭南派画法时,就已经奠定了他以后在绘事上,不安份于墨守成法,做学问当勇于打破常规的信念了。

 

            那本是《中国美术的》首期,其中大部分篇章是介绍居廉及他的弟子们陈树人、高剑父、高奇峰、杨善深等人的经历,叙述居氏的撞水、撞粉技法,高氏留学日本的经历。

            那个时代的人们刚刚从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看到了全新的学术理念及美术风格,自然是有欲穷极尽的思想,而日本就成了中西方学术的交融点了,日本先是继承我们中国的东方文化,继而又吸纳了西方的因素,与我们的东方美术理念相比,不能不说人家是近现代美术思潮的先驱者,一时期中国留日的大有人在,更有由日本而知世界才学西方的。日本学界,博大虽不及我们东方文化,但精深别致处,却是我们这些整天抱着老祖宗来小觑全世界的中国人所不及的,大概就是这种心理吧,才使我们这五千年的历史,有四大发明的古国,才在近几百年间沦落为番邦的奴儿政权吧。

 

           那个时期的民族崛起,政治上的变革,文化的思潮,似乎是自发的,但却是当时的才俊们自身的思维上的改变所至。

 

          而当时的高剑父、高奇峰等人,无疑也就是这样的思想,他们不想抱残守缺,他们想开辟新境,他们越洋寻求新的发现,他们开辟了岭南新一派的画风。也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潮最新闯入少年李硕的脑海,在他李硕的那张白纸上画上了这么深的印迹。所以,李硕他喜欢搞创作,他喜欢杂学各家。

 

           一开始,他学俞致贞、于非闇、后来又学了钟质夫、李长白等技法,在毓文小院买了一本荣宝斋的《周天民》画谱,看他的画时,他喜欢周氏的分染中夹带着冲水画法,这让他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岭南派画风吧。李硕也喜欢周氏的构图,李硕到现在也还是认为,周氏的构图是用写意画的手法来定大式再精细起稿的,简约别致,洗练出尘。

           李硕的工笔画也曾受到李际科的影响,李硕买过他的画集,深深地感受着李际科作品厚重纤浓,又繁复有致而又细腻入微的风格,作品中又有一些西画的因素,光的介入,这些无一不是李硕所爱的。那时期,只要是李硕喜欢的风格,可以说李硕是没有不临习的。

 

          也就是说在李硕认识了李魁正先生、彭培泉先生及后来又求教了蒋采萍先生后,李硕在绘画意识上似乎有了天翻地覆地改变,这时期他看油画、看水粉、水彩画,他喜欢西画的笔触鲜明,有如肌理的变化;色彩的谐调,各式色系调子的感觉,各种灰色在色调的和谐中所呈现的异样感觉;喜欢西画所表现的精致入微,赞赏他们对所表物态的由里至外的了解程度,李硕认为这是绘画能力,有别于一般画家对物象认知浅尝辄止的皮毛能为。

            在此时,贾老师及北京的几位老师也都指出了同样的问题,也就是李硕没有受过正规的科班训练,难免有不够系统之虞。再加上,有好多的问题也确实是不知不解的,如看一幅好的作品,比如说色彩好,为什么这样就好呢?有些个创意,人家怎么就能想出来呢?素描不练习,就难免有画得还不够深入等等问题,尤其是构成画面本身的因素,有时这些也曾听说过,但只限于听说过,而他自己却未尝身体力行地探寻过。

 

           李硕从书市上买了《平面构成》看点、线、面及黑、白、灰的关系。构成平面的图案,首先是落到纸上痕迹,也就是笔触点、线、面的形状,它们无外乎是这三者,点、线、面各占多少,它们自身形状的大小、数量及摆放位置,主次关系、呼应关系、掩映关系、虚实关系、渐变关系等,也有它们三者间的互相转换关系。另一要素就是笔触颜色的深浅了,在平面构成中把它们归结为黑、白、灰三个层面,看哪个层面占比例的多少定名为亮调子、灰调子及深色调子。颜色的深浅及占面积的多少又是与人的心理所感知感受有着紧密关联的。它们之间,又有着微妙的变化,如在白色的纸上松散地点上黑色的小点点,远远地看起来就能成为一张灰色的纸,用点相连远看能成为一条灰色的线;黑色给人的感觉是结实、凝重、有收缩感,而灰色给人的感觉却是散漫、柔软、有颓废感,白色则给人以圣洁、空旷、具有无限的扩张力;同样大小的面积,黑则显得小一些,白色的看起来就大一些;同样的黑、白、灰,灰色则显得距离远,甚至有虚无感。

           平面构成中所显现的不只是这些,通过深入地了解这种平面的构成因素,再看到别人的画时,明白了人家的构图原理,也对自己的学术上有了很大的帮助,似乎眼前豁然开朗了许多。

 

          李硕也买了《色彩构成》的书,对于色彩,李硕是不陌生的,但也限于常规的用而已,也知道一些三原色、间色、复色的一些名目,但一看这本书,方知,色彩这门学问也大着呢。

           色彩的感觉,看到书中用各色色块来描述春夏秋冬的季节,只是各种色块的堆砌,就得让人感觉到什么样的季节,真是的。如用绿来描述春秋两个季节,都是偏黄色的绿,春则冷一些的黄绿,藤黄多一些,才有春初草长、叶芽初绿的感觉;秋则是暖一些的黄绿,介入一些赭、褐才有老叶已黄、落木衰朽的感觉。如用红来描述春秋,春天的红是姹紫嫣红春天的花开之色,曙红、玫红、粉红 、浅粉红多一些,介入一些白色,略有一些嫩黄绿,就有了花意纷繁的感觉了;秋天的红,是万木霜天,用浓重的朱红、曙红、桔红、桔黄,再介入一些赭褐枯黄立刻就感觉得到落叶纷飞、山山红遍的秋意呢。

           同样的一种颜色,在什么样的底子上看,感觉也不尽同。如橄榄绿,与红相比它是很鲜的绿,如与草绿并列,它似乎就成了红色;同样是黄色,它与兰等冷色相并就显得它偏暖,而同红、桔红等相接就感觉它偏冷,这就同灰色与白比显黑,与黑比则如同白是一样的道理。

            以前也听人家说过“高级灰”这个词,但没过多地品味,这回也顺便大量地做一下练习,黑与白的灰是谁都知道的,但有色相的介入,介入多少就须要体验了。

            如三原色的其中一类介入灰色是什么样的感觉,用间色介入灰色又是什么感觉,而复色介入灰色又是什么感觉,甚而是随意用一个颜色介入白多还是黑多,感觉也是不同的,就是三原色同时介入灰或它们相互按多少不等的调和到一起,也是不尽相同的,广意地说“高级灰”的颜色,真不知该有几千万种才是。

 

            总之是,色彩的事让李硕用了几年的时间去探索,去感悟,大自然里,去品味它也是不同,如蝴蝶与蛾子虽形状近似,色彩上却是蝴蝶色泽艳丽,而蛾子却是色泽稳重,有谐调色的感觉,甚至可说是很好的高级灰色的配合,这对喜爱色彩研究的李硕这样的“好色之徒”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发现,从而也给予了他好多的色彩启迪。

            对于研究色彩来说,对李硕最有直接帮助的还是看油画,看西方画家的近现代油画,如后印象派的高更画上的以红、黄、黑相配合而色彩厚重,塞尚的色调则幽暗的多一些。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更是使李硕百看而不厌,李硕喜欢克里姆特的颜色配置。李硕看色彩,他把一张硬白纸的中间挖一小洞,然后在画页上挪动,看白纸洞中的那几样颜色,这样做,舍弃了形象的干扰,再加之与白纸比较,才能更好地看高级灰色的真实色相。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您的评论通过管理员审核后会显示在最新评论中)
呢称: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