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初上京华
回到小院后,总结了这些年在国画上的思路,并画了几张小品。这期间,贾老师订了好多书画类的期刊,每次看时都能发现些什么,也每次都在考虑着自己的艺术之路该怎样地走下去。
早在几年前,曾从挂历上看到江宏伟的工笔画,深为他那如宋词般的韵味所感染,也曾买了江先生的书籍,欣赏学习,神情投入,颇有能见江君一面而欣慰之感。
逢本市一位书画智者徐善循先生告诉李硕画工笔画可以往下洗颜色,然后再画。李硕画十多年画,还真没想到往下洗颜色,就决定以后一定要试试。
当时李硕创作反复渲染的工笔画,画后总觉得画面发灰。后来,在反复染时出现了一些纸毛絮,因为这些东西在画面上不美,干后就用毛刷往下刷,刷后居然出现很光的感觉,李硕觉得这一效果很好,就用它处理整个画面,所以那一段时间李硕的画画好后,就总是画面亮亮得像抛了光一样。
1993年夏天,李硕在美术杂志上看到李魁正先生的几幅画,新意十足,从书上知道李魁正先生在北京,加之自己也正在寻求治学路径,李魁正先生又不像江宏伟先生那样住在大南方的,上京城找李魁正先生也就成李硕眼下的路了。
李硕初中都没有读完,然后在家自学,也就是在关东画廊与文庙的三、四年算是与人处事了。这是第一次出门,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不经意是什么时候把火车票丢了,怎么丢的也不知道。无奈之下,找到列车员,列车员姐姐也是吉林市人,说明了情况,避免了再买全程票的窘境,列车员姐姐听李硕说去北京就找国画老师,就推荐说去找北京画院的李起老师,李老师也是吉林人,人品还好。并把他送出了北京站,李硕老师说此事时,还是从心里祝福这位好心的列车员姐姐呢。
李硕来到北京后,先去了北京画院,找到李起先生,李起先生认为彭培泉先生的画更适合李硕学习请教,并引领着,见到彭培泉先生。
因为在这以前,李硕就曾从书刊上见到过彭培泉老师的作品,也是很喜欢,就从彭培泉老师深入探究国画的要旨,因有很多观点同路,性格也投契,李硕便征求了彭老师的意见,说以后添简历时把彭先生作为老师,得彭先生允可,所以李硕的简历上一直有93年拜彭培泉先生为师这样的文字。
彭先生与李硕作画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画画成别人都认为已经很好的情况下,便像是糟蹋一般,把画面搞得面目全非,然后,再重新画,以至于画面颜色深厚,气象凝重,这样也才能达到气韵的深远。
彭先生性情敦厚,有一回,他为李硕报名一个活动,剩余了几元钱。本来李硕不定期的来北京求教,到时候交给他也就可以了,老先生却到邮局汇给了李硕,虽是小事,却是可以管窥彭先生的人品了。
李硕第一次来北京的初衷,是拜李魁正先生为老师的。所以,拜见彭培泉老师后,便到中央美院,找了几位国画老师询问,李魁正老师不在中央美院。后来,有一位好心的老师把李硕带到一个教研室,在一个角落里,问一位服饰与众不同正脸对着墙角搞着他什么东西的先生,那位老师向他介绍了李硕的情况,对方告诉了李硕一个电话号码,说这就是李魁正先生家的电话。
在大街上的公用电话中,与李魁正老师通了电话,李老师告知了他家的地址,李先生说十一点前可以来他的家里。李硕看了下时间,还来得及,十点班车到李魁正老师家当年的住址积水潭附近后,李硕卖了一根冰棍,顺便问李老师家住的冰窖口胡同,卖冰棍的阿姨告诉他过了立交桥后往东走,李硕懵了,因为当天雾霾,根本看不着太阳在哪面,就不用说辨别方向了。这位阿姨仔细地比划着说明了往哪里走,李硕才算一路寻来,到了李老师家。
敲开了门,李魁正老师第一句话却说:听你打电话的声音,我还以为你是个小姑娘呢。
与李先生谈了自己想向老师求教的心愿,又把自己的一些所谓的作品拿出来,李老师笑着给李硕做了点评,又给李硕讲了一些画上的道理,李硕也争求了以后在他的简历上写李魁正先生为老师之意,李老师也欣然应允。因为李硕来北京的目的就是拜李魁正先生为师的,所以他每次都将李魁正先生写在了首位。与彭培泉先生谋面,却是个天大的机缘,有幸认识了这么投契的长者,并也能将其也写进了自己老师的位置。
后来与师母赵姨通电话时才知道,在李硕去北京的头几天,一伙东北人在北京砸了一家店铺,李硕打电话时,李老师还真是以为是个东北的小女孩,才答应让他来的,不然就没有了与自己崇拜的师长会面的机会了,李硕还真是幸运呢。